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最后的审判 #5

5.关于圣言的灵义,

5.关于圣言的灵义,可参看《白马》这本小书,那里论述了启示录中提到的“白马”。

揭秘启示录 #875

875.对此,我补充

875.对此,我补充以下记事:
一天清晨,我一醒来就看见两位天使从天上下来,一位来自天堂的南边,一位来自天堂的东边。他们都驾着套着白马的马车。来自天堂南边的天使所驾的马车银光闪闪,而来自天堂东边的天使所驾的马车则金光灿灿。他们手持的缰绳仿佛闪烁着黎明的火焰色光芒。我从远处所看到的两位天使就是这样,但等到他们靠近时,就不是坐在马车里了,而是他们自己的天使样貌,也就是人的形式。从天堂东边而来的这一位身穿闪亮的紫袍,而从天堂南边来的这一位则身穿闪亮的蓝袍。当抵达天堂下面的低地时,他们跑着迎接对方,仿佛奋勇争先,然后彼此拥抱亲吻。我听说这两位天使在世时就通过内在的友谊而结合,不过如今一个在东方天堂,一个在南方天堂。那些通过主而处于爱的人在东方天堂,而那些通过主而处于智慧的人则在南方天堂。
他们先谈了会儿各自天堂的辉煌事物,然后转向这个话题:就其本质而言,天堂是爱还是智慧。他们很快达成共识:一个属于另一个,不过又讨论哪一个是另一个的起源。来自智慧天堂来的天使问另一位天使:“什么是爱?”对方回答说,来源于显为太阳的主的爱,是天使和世人的生命之热,因而就是他们的生命。他还说,爱的衍生物被称作情感,通过它们产生感知,因而产生思维。“由此可知,智慧凭其起源而成为爱;因此,思维就其起源而言,是那爱的情感。还可知,通过查看在其次序中的衍生物就会发现,思维无非是情感的形式;这一事实却不为人知,因为思维处在光中,而情感处在热中,因而人会反思思维,却不反思情感,声音和言语也是这种情形。思维无非是情感的形式,这一点也可通过言语来说明,因为言语无非是声音的形式。情况之所以相似,是因为声音对应于情感,言语对应于思维;所以,情感发声,思维说话。这一点以这种方式来说明会变得清晰明了,‘若把声音从言语那里拿走,言语还有什么呢?’同样‘把情感从思维那里拿走,思维还有什么呢?’由此明显可知,爱是智慧的全部,因而天堂的本质是爱,它们的存在是智慧;或也可说,天堂出于神性之爱而存在,它们出于藉着神性智慧的神性之爱而逐渐存在,因此,如先前所说,一个属于另一个。”
就在这时,与我同在的一个新灵听到这些话后,就问仁与信的情形是否也如此,因为仁属于情感,信属于思维。这位天使回答说:“完全一样,因为信无非是仁的形式,就像言语是声音的形式一样。事实上,信也由仁形成,就像言语由声音形成。我们在天上还知道是如何形成的,但在此没时间解释。”他又补充说:“我所说的信是指属灵之信,其中的灵和生命唯独源于仁,因为仁是属灵的,信通过仁而成为属灵的。所以,无仁之信是纯属世之信,这样的信是死信。它还与纯属世的情感相结合,而属世的情感无非是欲望。”两位天使属灵地谈论了这些事,属灵的言语包含上千种属世言语所无法表达的事物;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事物根本无法落入属世的思维观念。请记住这一点,当死后从属世之光进入属灵之光时,你问一部何为信,何为仁,就会清楚发现,信是有形的仁,因而仁是信的全部,所以仁是信的灵魂、生命和本质,正如情感属于思维,声音属于言语。你若愿意,就会发现信通过仁形成就如同言语通过声音形成,因为它们相对应。两位天使谈完这些事后,就离开了;他们各回自己的天堂时,只见有星星出现在他们头周围;他们离开我一段距离后,又和先前一样看似坐在马车里。
这两位天使从我的视线消失后,我看见右边有座园子,里面有橄榄树、葡萄树、无花果树、月桂和棕榈树,照着对应依次种植。我看了看这园子,发现天使和灵人在树林当中边散步边交谈。这时,其中一位天使灵回头看见了我。在灵人界,预备上天堂,然后成为天使的灵人就叫天使灵。这个天使灵便出了园子来到我面前,说:“你愿和我一同进入我们的园子吗?你会听到并看到奇妙的事。”于是,我便与他同去,然后他对我说:“你看到的这些人(他们有很多)全都处于对真理的情感,因而处于智慧之光。这里还有一栋建筑,我们称之为智慧圣殿。不过,凡自以为智慧的人都看不见它,更不用说自以为智慧充足的人,尤其认为凭自己而有智慧的人。这是因为,这等人没有出于对纯正智慧的情感而接受天堂之光。对于一个人来说,纯正的智慧就是凭天堂之光明白,他所知道、理解,并在其中充满智慧的事,相对于他所不知道、理解,并在其中没有智慧的,如此之少,如同一滴水相对于海洋,因而几乎什么也不是。凡在这个乐园里,凭自己里面的感知和洞察承认他的智慧相对来说极其渺小的人,都会看见这座智慧圣殿。因为是内在之光,而非没有内在的外在之光使他看到这殿。”
因我经常这样思想,并由于知识、然后由于觉察、最后由于出于内在之光的视见已经承认,人的智慧极其贫乏,所以我得以看见这殿。这殿的形状非常外观。它高耸于地面之上,呈四角形,墙是水晶的,优雅的拱状殿顶是透明碧玉的,殿基是各样宝石的。通向它的台阶是抛光的雪花石膏做的。只见台阶两侧仿佛有狮子及其幼狮。然后,我询问可否进入,有人说可以。于是,我拾级而上;当我进去时,只见如同基路伯的形像在殿顶下飞行,不过,很快就消失了。行走的地板是香柏木的,整座殿因着透明的殿顶和墙体,几乎就是光的形式。
这位天使灵同我进去,我便告诉他我从两位天使那里听来的有关爱与智慧、仁与信的谈话内容。然后,他说:“他们没提及第三个吗?”“什么第三个?”我问。“就是功用,”他答道。“没有功用,爱和智慧什么也不是,纯粹是想象的实体罢了。在存在于功用之前,它们不会变成实实在在的。因为爱、智慧和功用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否则,其中任何一个就什么也不是了。离了智慧,爱什么也不是,而是在智慧中为某种事物而形成。它为之而形成的这某种事物就是功用,因此当爱藉着智慧而存在于功用中时,它就成了某种事物,事实上,那时才第一次开始存在。这三者完全就像目的,原因和结果。目的若不藉着原因就什么也不是,而是在结果中。若三者当中放出任何一个,一切事物都会散开,并会化为乌有。
“仁、信和行为也一样。无信之仁什么都不是,无仁之信、没有行为的仁与信也是;它们在行为中成为某种事物;该事物的性质取决于行为的功用。情感、思维和活动,以及意愿、认知或理解和行动同样如此。这一事实在这圣殿里看得清清楚楚,因为我们在此所处的光会启发心智的内层。几何学也教导,除非是三维一体,否则就没有完整和完美的事物。因为线若不成为平面,就什么也不是;而平面若不成为立体,同样什么也不是。所以一个必须直接进入另一个,以便它们能够存在,并共存于第三个。这个原理适用于一切受造物,无论总体还是单独,同样是什么情形,它们固定于第三者。正因如此,在圣言中,“三”在灵义上表示完整和完全。既如此,我就纳闷为何有些人只认唯信,有些人只认唯仁,有些人则只认行为。而事实上,第一个离了第二个,第一个和第二个一起却没有第三个,就都什么也不是。”
不过,这时,我问道:“难道人不可以有仁有信却没有行为吗?人不可以拥有对某事的情感和思维,却不将它行出来吗?”天使灵对我说:“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他必须处于执行的努力或意愿;意愿或努力本身就是行为,因为里面有行动的不断努力;一旦下定决心,它就会变成一个外在行动。所以,努力和意愿作为一种内在行动被一切智者接受,因为它被神接受,并且只要一有机会,就采取行动,它完全就像是外在行动。”
此后,我出了智慧圣殿,拾级而下,在园中行走,发现有些灵人正坐在月桂树下吃无花果。我便转向他们,请他们给些无花果,于是,他们给了我一些。看哪,无花果在我手里变成了葡萄!我对此惊讶不已,这时,仍与我同在的这位天使灵对我说:“无花果之所以在你手中变成葡萄,是因为按照对应关系,无花果表示属世人或外在人里面的仁、因而信之良善,而葡萄则表示属灵人或内在人里面的仁和信之良善。由于你热爱属灵事物,所以这事才在你身上发生。在我们的世界,万事万物的出现、存在,以及变化都取决于对应。”突然间,我有一种渴望,很想知道人如何靠着神、而又完全貌似凭自己行善。于是,我就问那些正在吃无花果的人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他们说,他们只能这样理解:“神在人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在人里面并通过人运作这一切。因为人若意识到这一点,因而要貌似凭自己行善,也就是靠自己行善,就不会行善,而是作恶。事实上,从人,如同从他自己发出的一切,都是从他的小我(proprium)发出的;而人的小我生来就是邪恶。来自神的良善怎么可能和来自人的邪恶结合,从而联合发出进入行为呢?人的自我在救恩的事上不断寻求功德;越这样做,就越从主那里夺走祂的功德,而这是最不公正、最不敬的。总之,神通过圣灵在人里面所行的良善真要流入人的意愿,并因此流入他的行为,必彻底被玷污和亵渎,而这神所绝不允许的。的确,人能认为他所行的良善来自神,还能说它是经由他而来,并貌似来自他自己的神的良善,只是我们还不能理解这一点。”
于是,我敞开心扉说:“你们不理解,是因为你们根据表象思考,通过表象所确认的思维是谬误。你们之所以会卷入这种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是因为你们以为人所思所愿,并由此所行所言的一切事都在他里面,因而来自他。而事实上,除了接受流入之物的状态外,它们丝毫不在他里面。人本身不是生命,只是接受生命的一个器官。唯独主本身才是生命,正如祂在约翰福音中所说的:
因为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祂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约翰福音5:26)
此外还有其它地方(如约翰福音11:25;14:6,19)
“有两样事物构成生命,即爱和智慧;或也可说,爱之良善和智慧之真理。这些从神那里流入,被人接受,并且在人里面感觉如同在他自己里面;由于人感觉它们如同在自己里面,所以它们貌似从他发出。它们给人的这种感觉是主的恩赐,为的是所流入之物能感染人,从而被接受和保留。但由于一切邪恶也从地狱而非神那里流入,并被快乐地接受(因为人生来就是这样一种器官),所以从神所接受的良善不会多过人貌似凭自己所除去的邪恶;而人只有通过悔改,同时通过对主的信才能貌似凭自己除去邪恶。
“爱与智慧,仁与信,或更通俗地说,爱与仁的良善和智慧与信仰的真理都是流入的;所流入之物在人里面看似在他自己里面,因而貌似来自他,这一点从视、听、嗅、味、触等感觉很清楚地看出来。在这些感官里面所感觉到的一切事物都是从外部流入,但在它们里面被感觉到;内在感官也是同样的道理,唯一不同之处在于,流入内在感官的,是没有显现的属灵之物,而流入外在感官的,则是显现的属世之物。总之,人就是从神那里接受生命的器官;因此,人越接受良善,就越停止作恶。主将停止作恶的能力赐给每个人,因为主赐他貌似凭自己意愿和理解;凡人出于如同自己的意愿照着如同自己的理解所行的,或也可说,凡他出于属于意愿的自由,照着属于理解的理性所行的,都会保留下来。主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把人带入与祂自己结合的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改造、重生和拯救他。
“流入的生命就是从主发出的生命,这生命也被称为神的灵,在圣言中被称为圣灵;经上说这生命启示人、使人复活;甚至在他里面作工。但这生命会照着此人以他的爱所产生的组织结构而变化和更改。你们也许还知道,一切爱与仁之善和一切智与信之真都是流入的,其实并不在此人里面。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知:人若认为自创造时人里面就有这类事物,就不能不认为神将祂自己注入人里面,因而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神明。然而,凡出于信而这样想的人都变成了魔鬼,像腐尸一样恶臭。
“此外,人的行为不就是心智的活动吗?因为凡心智所意愿和思考的,就会通过它的器官在身体上行出来;因此,当心智被主引领时,行为也被引领;当信主时,心智和来自它的行为就被主引领。否则,请尽可能地告诉我,为何主在圣言中在上千处地方叮嘱人必须爱自己的邻舍,必须出于仁之良善作工,像树那样结果子,必须遵守祂的诫命,所有这一切都为了他能得救?还有,为何祂说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行善的上天堂得生命,作恶的下地狱得死亡?如果从人发出的一切势都是邀功的,因而是邪恶的,那祂怎会说这种话?所以,你们要知道,若心智是仁爱,行为也是仁爱;若心智是唯信,就是脱离属灵之仁的信,那行为也是唯信;这信才是邀功的,因为它的仁是属世的,而非属灵的。仁之信则不然,因为仁不愿邀功,因而它的信也不愿邀功。”
听到这番话,那些坐在月桂树下的人说:“我们知道你说得对,却不理解。”对此,我回答说:“你们能知道我说得对,凭借的是一种普遍感知,就是当人闻听真理时,从来自天堂的光之流注所拥有的那种感知;而你们不理解是由于你们自己的感知,就是从来自世界的光之流注所拥有的那种感知。在智者里面,这两种感知,即内在的和外在的,或属灵的和属世的,合而为一。若注目于主,除去邪恶,你们也能使它们合而为一。”由于他们也能理解这些话,所以我便从我们所坐在下面的月桂树上拧下几根枝子,递给他们说:“你们认为这是出于我,还是出于主?”他们说,他们认为这是通过我,如同来自我;看哪,他们手中的枝子开了花。离别之际,我看到在被葡萄藤蔓所缠绕的树干、青翠的橄榄树下有一张香柏木桌子,桌子上有一本书。我一瞧,看哪,这是我写的书,名为《圣爱与圣智》,还有《圣治》;我说,这两本书充分说明,人是接受生命的器官,并非生命。
之后,我离开那园子,欢欢喜喜地打道回府,那位天使灵与我同在;他在路上对我说:“如果你愿意清楚看到何为信与仁,因而何为与仁分离之信,何为与仁结合之信,我也会在眼前展示它。”我回答说:“请展示。”于是,他说:“请思想光和热,以取代信和仁,你就会看得清清楚楚;因为信本质上是属于智慧的真理,而仁本质上是属于爱的情感;在天上,智慧之真理是光,爱之情感是热;天使所在的光和热并非别的什么。你由此可以清楚看出,何为与仁分离之信,何为与仁结合之信。与仁分离之信就像冬天里的光,与仁结合之信则如同春天里的光。冬光,也就是与热分离之光,因与寒冷结合,故会剥光树上的叶子,将土地冻硬,杀死青草,同样使河水结冰;但春光,也就是与热结合的光,则会使树木复苏,先长出叶子,然后开花,最后结果;它打开并松软大地,使它长出青草、菜蔬、鲜花、灌木,同样融化坚冰,使泉水从源头流出。
“信与仁的情形完全一样。与仁分离之信使万物死亡,与仁结合之信使万物复苏。在我们灵界,这种复苏和死亡能活生生地看到;因为在灵界,信就是光,仁就是热。哪里有与仁结合之信,哪里就有照着结合、令人愉悦的天堂乐园、花圃与草地;而哪里有与仁分离之信,哪里甚至寸草不生;仅有的绿色,还是刺草、荆棘和蒺藜上的。从显为太阳的主那里发出的热和光就在天使和灵人里面,因而在他们之外产生这一切。”有几位神职人员离我们不远,天使灵称他们为唯信的称仁者和成圣者,还称他们为神秘主义者。我们把这些话说给他们听,还进行了论证,好叫他们明白事实的确如此;我们问:“难道不是这样吗?”他们却转过身去,说:“我们没听见。”于是,我们大声向他们喊着说:“那么,现在请听。”他们两手捂住耳朵,叫嚷着:“我们不愿听。”

揭秘启示录 #839

839.对此,我补充

839.对此,我补充以下记事:
我朝灵人界望去,看见一支骑着红马和黑马的军队,骑在马上的人看上去就像猿猴,他们的脸和胸朝向马腰和马尾,后脑勺和后背朝向马脖和马头,缰绳松松垮垮地挂在骑马者的脖子上。他们叫喊说:“让我们攻打那些骑白马的!”两手扯紧缰绳,从而不断将他们的马从战场上拉回来。这时,两位天使从天而降,靠近我说:“你看到什么了?”我告诉说,我看到如此滑稽的马术表演,并询问这是怎么回事?他们是谁?
天使回答说:“他们来自一个叫哈米吉多顿(启示录16:16)的地方,那里有数千人聚集,要与那些属于主的新教会,也就是新耶路撒冷的人作战。在那个地方,他们曾谈论教会和宗教,然而,他们当中丝毫没有教会的东西,因为那里没有任何属灵的真理;也没有一丝宗教信仰,因为没有任何属灵的良善。而关于这两个主题,他们嘴上说得够多的了。对于这二者,他们光耍嘴皮子,不过也是为了利用它们进行统治。他们年轻的时候就学习确认唯信、神的三位一体和基督的二元性。然而,他们在教会晋升到更高职位后,一度持守这些事;不过,由于那时他们开始不再思想神和天堂,而是思想自己和世界,因而不再思想永恒的祝福和幸福,转而思想短暂的显赫和财富,所以他们将年轻时所吸收的教义信条逐出与天堂相通、因而处于天堂之光的理性心智内层,扔到了与世界相通、因而处于尘世之光的理性心智外层,最终将它们贬到感官属世层。结果,对他们来说,教会的教义信条成了仅仅嘴上的功夫,不再是源自理性的思维的事,更不再是源自爱的情感的事。他们已然变得如此,故不允许属教会的任何纯正真理,以及属宗教的任何纯正良善进入。其心智的内层好比盛满铁屑和硫磺粉的瓶子。若将水注入这混和物,那么先是发热,然后着火,从而使瓶子爆裂。同样,当这些人听到有关活水,也就是圣言的纯正真理的事,并且它灌入他们的耳朵时,他们就会急剧发热,情绪激烈,赶紧把它扔掉,仿佛这是一个能爆破他们脑袋的东西。
“他们就是那些在你看来像猿猴、倒骑在红马和黑马上、缰绳绕在脖子上的人;那些不热爱出于圣言的教会真理和良善的人不愿看马的前面部分,只喜欢看马的后面部分。因为‘马’表示对圣言的理解:‘红马’表示对圣言良善的理解被毁,‘黑马’表示对圣言真理的理解被毁。他们之所以叫嚷着要与那些骑白马的交战,是因为‘白马’表示对圣言真理和良善的理解。他们看似拽紧马脖子,将马拉回来,是因为他们害怕交战,唯恐圣言的真理来到许多人那里,从而进入光。这就是解释。”
天使进一步说:“我们来自名为米迦勒的天堂社群,受主的差遣,降到这个叫‘哈米吉多顿’的地方,就是你看到的骑兵要开战的地方。对在天上的我们来说,哈米吉多顿表示由对命令和至高权力之爱所产生的歪曲真理导致的作战状态和意图;我们发觉你有一种渴望,想要了解这场战斗,所以我们会告诉你它的一些情况。从天上降下后,我们便接近这个叫‘哈米吉多顿’的地方,发现数千人聚集在这里。不过,我们没有进入人群当中,而是到了那地的南边,那里有两栋房子,一些男孩和他们的老师在里面。我们进去后,受到他们的欢迎。我们与他们在一起非常开心。他们看上去都很英俊,双眼炯炯有神,谈话充满热情。双眼炯炯有神,是源于他们对真理的领悟,谈话充满热情,是源于对真理(或良善)的情感;因此缘故,我们从天上赠送给他们几顶帽子,帽子边缘饰有串着珍珠的金带,还赠送了白蓝相间的衣服。我们问他们有没有看到附近一个叫哈米吉多顿的地方。他们说,他们曾透过屋顶下面的窗户看到过,发现一大群人聚集在那里,不过呈现出各种形像,时而像高大的人,时而不像人,而是像雕塑和雕刻的偶像,周围跪着一帮人。在我们看来,跪着的这帮人也呈现出各种形像,时而像人,时而像豹,时而又像山羊;后者带有向下弯的角,他们用这些角掘地。我们解释了这些变化,因为我们知道他们代表谁、意指什么。
“言归正传:当这些会众听说我们进了那房子时,彼此说:‘这些人和那些男孩在干什么?不如从我们会众中打发一些人把他们赶出来。’于是他们便派出一些人,这些人一到就对我们说:‘你们为什么进入这些房子?你们打哪来?我们有权命令你们离开。’但我们回答说:‘你们无权发出这种命令。的确,在你们自己眼里,你们就像亚衲人,而此处的这些人如同小矮人。然而,你们在此仍旧没有任何威权和权利,或许你们通过耍弄阴谋诡计从偏离此处的三个地方得到权柄,但在这里是行不通的。所以,捎话回去给你们的同伙,就说我们从天上被派到这个地方查看你们当中有没有宗教信仰;若没有,你们就会从这个地方被赶出去。因此,把这个涉及教会和宗教的本质问题提给他们。他们如何理解主祷文中的这些话: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您的名为圣,愿您的国降临,愿您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他们闻言先是说:‘这都什么呀?’但后来同意了。于是他们离开,并把这些话告诉他们的同伙,他们的回复是:‘这是哪门子问题?’不过,他们猜到了这个问题背后的意图,也就是说,我们想知道这些话是否支持‘我们靠近父神的信之路’。”于是,他们说:‘这些话清楚表明,要直接向父神祷告,因为基督是我们的救主,所以要为了儿子的缘故向父神祷告。’随即他们又愤然决定来到我们跟前,口述这一点,还声称要拧下我们的耳朵。他们也离开那个地方,进入男孩及其老师所在房子附近的一个小树林。林中有一块升起的空地,就像一个竞技场,他们手牵手进入这个竞技场,而我们正在此等着他们。地上有几个铺着草皮、像小山丘那样的土堆,他们就倚靠在上面,彼此说:‘我们不能在他们面前站着,得坐下来。’然后,其中有一个人能使自己看似光明天使,于是就被其他人指派来与我们对话,说:‘你们向我们提议敞开心扉,谈谈我们如何理解主祷文中的头几句话。所以我告诉你们,我们是这样理解的:要直接向父神祷告;又因为基督是我们的救主,我们靠祂的功德得救,所以我们要出于对祂功德的信而向父神祷告。’
“不过,这时,我们对他们说:‘我们来自名为米迦勒的天堂社群,被派来查看你们,看看聚集在此地的你们有没有宗教信仰;我们若不问询关于神的事,就无法逐渐了解这一切,因为对神的观念渗透到宗教信仰的方方面面,凭此才会有一个结合,凭这结合才会有救恩。我们在天上日日念诵主祷文,和世人一样;但那时我们并不思想父神,因为祂是不可见的,而是思想在自己神性人身里面的祂自己,因为祂在这神性人身里面是可见的。你们称在这神性人身里面的祂自己为‘基督’,而我们则称其为‘主’,因而对我们来说,主就是天上的父。主也曾教导说:祂自己与父为一,父在祂里面,祂在父里面;看见了祂,就看见了父;若不藉着祂,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又教导说:父的意思是他们当信子,不信子的不得见生命,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从这些经文清楚可知,要通过祂,并在祂里面靠近父。正因如此,祂还曾教导说:天上地上一切的权柄都赐给了祂。主祷文中说:愿人都尊您的名为圣,愿您的国降临;我们通过圣言说明,父的名就是祂的神性人身,并且每当直接靠近主时,父的‘国’就存在,而当直接靠近父神时,祂的国根本不存在;所以,主也吩咐祂的门徒要传讲神的国;这就是‘神的国’。
“我们又通过圣言进一步教导他们说,主降世是为了荣耀祂自己的人身,目的是叫天上的天使和地上的世人能通过祂自己并在祂自己里面与父神联结;因为祂教导说,那些信祂的人在祂里面,祂自己也在他们里面;这就如同教会教导说,他们在‘基督的肢体里面’。最后,我们又告知他们,如今主正在建立一个新教会,就是启示录中新耶路撒冷所指的,该教会如天上那样,更是单单敬拜主;因此,主祷文从头至尾所涉及的一切事都要应验。以上所说的一切事,我们都能通过福音圣言和先知预言予以充分证实,直到他们听烦了。
“首先,我们通过以下经文证实‘我们在天上的父’就是主耶稣基督:
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祂名称为奇妙、策士、神、永恒的父、和平的君。(以赛亚书9:6);
耶和华啊,你是我们的父;从万古以来,你名称为救赎主。(以赛亚书63:16)
耶稣说,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约翰福音12:45)
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祂,并且已经看见祂。(约翰福音14:7)
腓力说,求主将父显给我们看,耶稣对他说,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将父显给我们看呢?(约翰福音14:8,9)
耶稣说,父与我为一。(约翰福音10:30)
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约翰福音16:15;17:10)
父在我里面,我在父里面。(约翰福音10:38;14:10,11,20)
从来没有人看见过父,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 5:37; 6:46)
因此,主还说:
若不藉着祂,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6)
要藉着祂,通过祂并在祂里面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6:56; 14:20; 15:4-6; 17:19, 23)
关于神、父、子、圣灵的统一体,详细内容可见于下文的记事(962节)。
“第二句。‘愿人都尊您的名为圣’是指靠近并敬拜主,我们通过以下经文来证实:
谁不荣耀你的名呢?因为独有你是圣的。(启示录15:4)
这论及主。
耶稣说,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当时就有声音从天上来,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约翰福音12:28)
被荣耀的“父的名”就是神性人身。
耶稣说,我奉我父的名来。(约翰福音5:43)
耶稣说,凡为我名接待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路加福音9:48)
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约翰福音20:31)
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翰福音1:12)
你们奉我的名无论求什么,我必成就,叫父因儿子得荣耀。(约翰福音14:13,14)
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约翰福音3:15,16,18)
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马太福音 18:19,20)
耶稣吩咐门徒要奉他的名传道。(路加福音24:47)
此外还有其它提及“主名”的地方,在那里,“主的名”是指其神性人身方面的祂自己(如马太福音7:22;10:22;18:5;19:29;24:9,10;马可福音11:10;13:13;16:17;路加福音10:17; 19:38; 21:12, 17;约翰福音2:23);由此明显可知,父在子里面,并且被天使和世人通过子而被尊为圣;这就是“愿您的名为圣”的意思,这一点在约翰福音(17:19, 21-23, 26)更加明显。
“第三句。‘愿您的国降临’意思是主掌王权,我们通过以下经文来证实:
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从那时起,神之国的福音传开了。(路加福音16:16)
约翰宣传神之国的福音说,日期满了,神的国近了。(马可福音1:14-15;马太福音3:2)
耶稣自己传扬那国度的福音,并且说神的国近了。(马太福音4:17,23;9:35)
耶稣吩咐门徒去传扬神之国的福音。(马可福音16:15;路加福音8:1; 9:60)
同样这样吩咐祂所差遣的七十个人。(路加福音10:9,11)
此外还有其它地方(如马太福音11:5;16:27-28;马可福音8:35; 9:1,47;10:29-30;11:10;路加福音1:19;2:10,11;4:43;7:22;17:20-21;21:30-31; 22:18)。作为福音传播的‘神之国’就是主的国,因而是父的国。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父已将万有交在子手里。(约翰福音3:35)
父赐给子权柄,管理凡有血气的。(约翰福音17:2)
一切所有的,都是父交付我的。(马太福音11:27)
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28:18)
还有:
万军之耶和华是祂的名,救赎你的是以色列的圣者,祂必称为全地之神。(以赛亚书54:5)
我观看,见有一位像人子的,祂得了权柄、荣耀、国度,各民各族都敬拜祂。祂的权柄是永远的,不能废去,祂的国必不败坏。(但以理书7:13,14)
第七位天使吹号,天上就有大声音说,世上的国成了我们主和主基督的,祂要掌权,世世无穷。(启示录11:15;12:10)
主的这个‘国’正是启示录从头到尾所论述的;所有将属于主的新教会,也就是新耶路撒冷的人都会进入这个‘国’。
“第四句。‘愿您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通过以下经文证实:
耶稣说,因为我父的意思(或旨意)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约翰福音6:40)
神爱世人,甚至将祂赐下祂的独生子,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5,16)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不得见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约翰福音3:36等)
信祂就是转向祂,并坚信祂必拯救,因为祂是世人的救主。此外,在教会,众所周知,主耶稣基督在天上掌王权。祂还说,祂的国在天上。因此,当主以同样的方式在教会掌王权时,那么‘父的旨意便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了。
“对于这些事,我们最后补充以下内容:整个基督教界都说,属教会的人构成基督的肢体,并在祂的肢体里面。那么,教会之人若不他所在其肢体中的祂,如何靠近父神呢?要不然,他必须出离这个肢体去靠近。
“一听到出自圣言的这些,以及更多经文,哈米吉多顿人时不时地想打断我们的话,并引用诸如主在倒空状态下与祂的父所说的那些话。但就在这时,他们的舌头贴在了上腭上,因为他们不可以反驳圣言。不过,他们的舌头最终得以放松,于是他们喊着说:‘你们所说的话违背我们教会的教义,那就是要直接靠近父神,要信祂。因此,你们已经犯了侵犯我们信仰的大罪。所以,快离开这地;否则,你们会被赶出去。’他们群情激愤,试图将其威胁付诸实践。于是,我们便用赐给我们的能力击打他们,使他们瞎了眼,因此看不到我们。他们冲向平地,那是一片旷野;在你面前骑在马上像猿猴一样的人,有一些在男孩透过窗户看来,如同雕塑和偶像,而其余的人则在它们面前下跪。”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